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音乐。解放前后有"大刀向鬼子门的斗上砍去丶“到敌人后方去"丶"毕业歌"等,文革有样板戏和歌唱毛主席共产党的歌,后来还有歌唱雷锋歌唱英雄的歌。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出现不带政治意义的歌,如台湾校园歌曲丶邓立君的歌等港台歌曲,同时流行歌曲(通俗唱法)的风开始刮起。起初感到新颖好听,如西北风丶毛阿敏的歌等。可是这股风刮着刮着,变异了,慢慢地开始出现对爱情的疑惑丶无奈、责问、失落、忧伤还有满足等自私的情感的歌。这个时候,国家开始搞私有化,人们的注意力一下转移集中到钱上。于是,社会杂象开始丛生,道德开始滑坡,官腐民骗开始出现。这时候音乐也紧跟时代发展,所谓追求个性的流行歌曲也开始大流行。直到今天,歌曲变得干奇百怪,越奇越走红。从这些流行歌曲中,能听出时代的特征。这是一个浮燥的时代,一个拜金的时代。
现在的年轻人都想不用付出艰苦的学习和劳动,通过走捷径挣到更多的钱。招聘人才面试时问到基础知识丶专业知识和科学常识,全都歇菜掉链子完犊子,夲科生研究生都这样,这说明大学教学出了问题,设有严格的考试制度,成了企业,重经营重效益了,就和医院一样。谈到对国家的责任心,那和我们1982年毕业大学生差别就大了,我们是这样想的: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解决不了,那么谁能解决?国家怎么发展?而现在就不一样了,毕业生们是这样想的:我解决不了不要紧,自有能解决的。
大家不管能不能解决问题,只管能不能挣到钱。而社会上恰恰有许多不靠知识巧立名目发财的例子,研究生卖猪肉发财,学工的搞进出口贸易的可以发财,很少有在夲专业上发财的,因为太难了。多数人至今也认为能挣钱就是有能力,别的都不现实。
演艺界能发大财且用不上那么深那么多的书夲知识,于是一齐北漂。进入的人多了,谁都能写歌唱歌,大量的流行歌丶歌星丶音乐人涌现。他们的命运好,赶上一个自己的好时代,一个大众音乐素质低,欣赏能力差的时代。在这个时代,歌手用不着辛苦地天天练声练气练功,也用不着戒烟戒酒,也不着深入学习乐理和演唱知识,更用不着深入体验生活,只要能出个怪动静就行,就是有特点,沙哑丶低沉丶刺耳都是特点都受推崇,有的歌手嗓子生病开刀发不出正常声了,只能发出没睡醒般的哑(鸭)声了,怪吧,走红了,发大财了,因为有特点。
好的歌听起来让人淘醉,而仅仅有特点就难说了,淘醉不是诧异。唱歌需要天赋,唱不了美声就唱民族,唱不了民族就只能唱流行了。
流行歌曲也称通俗歌曲按说上不了大雅之堂,因为它不光是曲调浅俗,歌词也存在问题,大多数表达的是自我的情感,很少见有歌唱劳动人民的,也很少有歌颂祖国河山的,歌颂人间真情的也不多。叙事和讽刺的扶正祛邪的歌更是少之又少。
就是这样一个最低级的东西却成当今歌坛最盛行的东西。有的歌手夲来有唱民族的天赋,也跟唱流行,降格为的是多挣钱。这其中有抄作的原因,也有大众欣赏趣向的原因,也许多人随大流的原因。有的歌唱家评委也经常不是发自内心地点评流行歌手,看后听后使我的内心不自在。说官场不腐难立足,看来演艺圈不假也难立足,因为怕受排挤而说假话,正气没了,骨气都没了。都是利益惹的祸。
由此分析看来,浮燥和逐利有关,逐利导致浮燥。所以说这是一个浮燥的时代,也是一个拜金的时代,从歌声中听得出来。